走进县人大代表朱乔芬家中,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,一道秘制烤乳鸽刚刚出炉……
朱乔芬是土生土长的嵩明人,她身上有着农村人的朴实和干劲,正是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,用她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,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特色餐饮致富路。在自己创业成功的同时,带动更多人发展鸽子养殖业,带领群众走向致富路。
1999年,朱乔芬在表哥家第一次吃了炒鸽子,她觉得鸽子应该还有更多更好吃的做法。后来村子周围人流量增多,她认为这是个创业好时机,本地乳鸽餐饮业还有很大空缺,朱乔芬把握市场机遇,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
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,说干就干,她利用家中养殖的鸽子开始探索鸽子的不同做法。受宜良烤鸭的启发,她首先尝试烤乳鸽,烤乳鸽的肉质会有些硬,但越嚼越香,是个不错的下酒菜。经过蒸、炒、烤、炸、焖、炖、煮等多种做法的尝试,朱乔芬摸索出了独有的经验。比如,清蒸的鸽子用30至40天的鸽子制作最佳,而炖鸽汤的鸽子则用60至90天的更好。她还开发了红烧鸽子、整只烤乳鸽、小块烤乳鸽、清蒸鸽肉等多种风味做法,尤其是烤乳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,吸引很多消费者慕名而来。
随着鸽子需求量增大,朱乔芬没有更多的精力大量养殖鸽子,她开始从周围村民家中收购鸽子。她发现有的鸽农选择的种鸽不对,养出来的成活率低、鸽肉少、味道差。种源是养鸽的关键,为推进优质鸽子养殖,保证鸽肉品质。她从品种繁育、疾病防控等方面下功夫,还组织引导养鸽户到规模鸽子养殖基地进行学习,积极为鸽农提供养殖指导服务,推动本地养鸽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。
“一人富不算富,乡亲们好才是真的好。”朱乔芬积极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,她的愿望是在自富的同时要帮助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。在她的带动下,牛栏江镇60多户农户加入了养鸽行业,就近就地解决了就业。养鸽业和乳鸽餐饮业良性互促,她的乳鸽餐饮越来越红火,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幸福。
朱乔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,“牵线搭桥”推动水海特色鸽文化建设。在牛栏江镇水海村委会和各方共同努力下,牛栏江镇水海村委会分水沟村立足于鸽子文化,打造集养鸽、赛鸽、品鸽、研学、垂钓、露营、亲子、民宿、沙滩为一体的水海鸽文化体验中心,有效带动当地农家乐经营,推动蜂蜜、鸡蛋、草莓、樱桃等农特产品销售,形成新型农村旅游业态。
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题”的理念是朱乔芬履职的初心,始终贯穿在她履职的点滴中。2022年至2024年,她详细调研了水海村委会近十个自然村的饮水情况、饮水工程建设进度及安全饮水保障状况,重点了解了牛栏江沿岸治理项目工程的开展情况。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,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,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同时,她深入调研达龙村、分水沟村、庄子村等地坡改地工作以及土地利用率的情况,提出了关于坡改地的提议,有效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。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撑,朱乔芬积极倡导“引凤归巢”的理念,鼓励在外创业的群众回到家乡,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。通过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,激发群众创业热情,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,形成良性循环,共同参与乡村振兴。
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朱乔芬还对留守儿童、孤寡老人、贫困户等弱势群体进行实地走访,及时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。近年来,她通过入户走访慰问、捐赠帮扶、提供就业培训等多种形式,切实为弱势群体们解决当前困难,以实际行动彰显人大代表的担当作为。关爱留守儿童,呵护健康成长。朱乔芬经常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,鼓励他们好好学习、健康成长,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。关爱孤寡老人,助力老有所依。朱乔芬会定期到孤寡老人家中探访,关心老人生活整体情况,提供必要的开导、安慰和情感支持,并贴心送去慰问品。
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。步履所至是现场、眼中所见是情况、脑中所思是问题、笔下所写是建议。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,朱乔芬表示,她将不负人民的信任和期盼,倾听民意,传达民声,忠实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,继续聚焦当地特色产业振兴,唱响乡村振兴致富歌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,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。